化肥价格持续走高 专家建议细化落地保供措施
近日,记者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国化肥供应量略减,价格持续高位运行,达到近十年最高水平,给秋冬种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化肥价格维持高位主要因为原料涨价推动和国际高价拉动。由于部分国家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化肥生产所需大宗商品价格攀升。受疫情持续影响,国际粮食贸易削减,各国加大粮食支持政策,明显拉升肥料需求。国际市场化肥高价,既带动我国企业化肥出口增加,也拉升了国内市场价格预期。全国农技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影响秋冬种化肥市场的不利因素主要为钾肥货紧价扬影响备货与用肥;成本过高价格倒挂,复合肥备货偏紧;环保压力与煤炭指标影响供应链结构;部分企业转产追求更高利润。我国钾肥进口依存度高,今年2月签订的钾肥进口合同价为每吨247美元,而当前白俄罗斯氯化钾出口巴西到岸价为每吨680美元、出口东南亚为每吨450美元,我国成为价格洼地,国际供应商推迟发货,导致今年我国氯化钾港口库存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加之欧盟对白俄钾肥出口实施制裁,限制经由立陶宛克莱佩达港出口的白俄钾肥,后期市场形势不容乐观。据监测,6月初至今国内钾肥价格上涨48.9%。高价钾肥一定程度上延迟秋冬种期间经销商和复合肥企业备货。此外,复合肥企业多为按订单生产,原料高价使企业降低储备,以抵御原料大幅波动造成风险。当前已出现订单价格低于生产成本的倒挂现象,部分企业表示或将延后肥料储备。内蒙古作为尿素产量最高的省份(自治区),由于环保与煤炭限制,产能下降明显,导致“用肥大户”东北地区就近采购减少,只能转而从山西等地补充,每吨增加100元左右运费成本。最后,当前氮肥相关产品合成氨出厂均价每吨4319元,同比上涨79.9%,部分氮肥企业选择转产,减少氮肥产量。专家建议,为有效应对以上情况,应继续细化落地化肥保供措施。对化肥产品,以及单质肥、包装袋等化肥生产必要产品在疫情期间铁路要优先保障运输;向农资长途运输途径中、高风险地区的司机公布交通部门协调热线;引导国有原料、能源供应企业与骨干化肥企业签订长协合同。严控秋冬种期间化肥产品质量。由于原料成本高,个别企业可能会调整原高浓度复合肥产品,下调养分含量,尤其是降低钾的含量。需要警惕复合肥企业虚标、偷减养分,加强秋冬种期间对复合肥产品质量监管。还要适当释放一定钾肥储备。鉴于钾肥等化肥价格涨势与市场常规走势存在出入,有关部门已对部分化肥企业进行约谈,对涉嫌哄抬价格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建议针对市场高价,进一步协调主要钾肥进口企业,增加市场投放力度,稳定价格。最后,应提前协调冬奥期间企业生产。冬奥会正值2022年春耕用肥生产旺季,这一期间能源供应和环保要求可能导致周边部分化肥企业生产趋紧。建议尽早协商,提出冬奥期间既符合环保要求,又保障化肥生产供应的措施。转自:农民日报 原文链接://www.shuzhiren.com/post/26519.html